誰發(fā)明了活字印刷術

發(fā)布日期:2018-07-25

誰發(fā)明了活字印刷術?活字印刷術發(fā)明于北宋慶歷年間,是一位叫做畢昇的平民發(fā)明的,除此之外,德國J.谷登堡也發(fā)明此技術,但是畢昇的發(fā)明早于德國J.谷登堡400年。


我國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出現(xiàn)在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,當時的人們是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(fā),人類的歷史上最早發(fā)明的雕版印刷術大約是在公600年前后的隋朝。但是當時那種古板的雕版印刷在使用方面特別的不方便,每一次雕版印刷之后都需要重新雕刻,這樣一來,不僅每次印刷的時間很長,印刷的成本也是非常之高。

當時的畢昇就是一名普通的雕版印刷的工匠,長期的做著雕版印刷的工作。在每一次費時費力的工作中,他突然想到,如果可以講這些文字變成活動的,那么每一次的應刷就不需要重新雕刻,可以根據(jù)書本文字的排版反復應刷。這樣一來,雖然雕刻一副活字的工作量浩大,但是后期的應刷則會方便許多,再這樣的想法啟示之下,畢昇發(fā)明了活字版。

正是畢昇此項的發(fā)明,大大的提高了印刷的效果,這項發(fā)明固然偉大,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并沒有被統(tǒng)治者重視,一直到畢昇死后多年,這種印刷的方式才流傳開來。當時年代的的印章也對活字印刷產生一定啟示作用。有考古學家人為,秦始皇在統(tǒng)一全國度量衡器時,曾經用木戳在陶量器上印刷過40字的詔書,這是中國活字印刷開始的標志,不過卻未能廣泛應用。

宋代畢昇是用鐵鑄的活字,在后來社會上有又出現(xiàn)了銅板活字。這兩者比較,銅板比鐵板價格更加昂貴,一直到了明代,木活字開始被普遍使用。木活字在明朝印刷過很多的著作。到了清代,木活字技術得到了政府的支持,一下子獲得了空前的發(fā)展,活字印刷由此流傳開來。當然,活字印刷的發(fā)展方向仍然是用金屬制造活字,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人新的高潮,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(shù)量達萬卷的《古今圖書集成》了,估計用銅活字達 100至200萬個。

責任編輯:苗


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


聲明:該文章系轉載,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網站上部分文章為轉載,并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目的,我們已經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,如有漏登相關信息或不妥之處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根據(jù)著作權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
 


 
網友評論
 
 
南京中紙網資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蘇ICP備10216876號-2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蘇B2-20120501 
蘇公網安備 32010202010716號
視頻號
抖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