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武燈迎來“非遺”時刻

發(fā)布日期:2020-08-25   來源:寧化縣新聞中心

龍門陣、回門陣、八卦陣、一字長蛇陣、八門金鎖陣、長蛇卷地陣……12名扮成古代武士模樣的池氏子孫,每人手執(zhí)池氏文武燈,按照“高照”“令旗”“關刀”“月斧”的順序分兩隊排列,模仿古代作戰(zhàn)的各種陣式,在鑼鼓音樂聲中穿花走場,或靜如處子,或動如猛虎,場面蔚為壯觀。

這是流傳在寧化縣治平畬族鄉(xiāng)高地村已近800年的池氏關刀文武燈。今年2月,池氏關刀文武燈入選三明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。

8月16日,筆者慕名前往探訪池氏關刀文武燈(俗稱文武燈)老藝人,感受大山深處“非遺”的精彩與神奇,發(fā)掘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。

舞燈祭祖800年

高地村是一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,地處閩贛兩省交界處,距寧化縣城近60公里。公1205年,池裕郎公從江西贛州七里鎮(zhèn)遷往高地村,不斷繁衍生息,現(xiàn)有村民176戶860名。

池家先人文有文舉、武有武將,池氏后裔以此為榮,敬祖慕宗,期望子孫們發(fā)揚光大。據(jù)江西贛州七星鎮(zhèn)《西平池氏世系譜》記載:南宋年間,池氏祖先中的一名狀池夢鯉,受到皇帝趙禥的封賞,特賜予他令旗、令箭、關刀、斧頭等,池狀為了感恩和光耀門第,在宵節(jié)鬧花燈時,按皇上賜予他的令旗、令箭、關刀、斧頭等模樣制作成各式花燈,舞燈祭祖,傳承至今。

高地村池姓族人形成的獨具特色的祭祖方式,叫作池氏關刀文武燈。池氏關刀文武燈傳承近800年,集音樂、舞美、特色的扎紙工藝于一體,保留了一整套運動儀式。文武燈不斷融入本地特色,如服飾由古代將士打扮漸變?yōu)辄S色對襟上衣、中式褲、黃色軟腰帶、圓口黑布鞋或灰布鞋,音樂也由單純鑼鼓伴奏,逐漸融進當?shù)貎?yōu)美柔和的民間小調(diào)。原本共有10個陣勢和16盞燈,如今流傳下來7個陣勢和12盞燈,其余的都已失傳。

“文武燈里原有朱筆燈、銅錘燈各2盞,現(xiàn)已失傳,只保留高照燈、令旗燈、關刀燈、月斧燈各2盞,以及令箭燈4盞!备叩卮妩h支部書記池挺承介紹,文武燈共有12盞燈,每盞燈高度1.5米,寬度60厘米至80厘米不等,工藝精巧,有很強的立體感。

古戰(zhàn)場陣式列隊

文武燈祭祀儀式,既祭祀祖先,也提醒后人刻苦好學,練就文武雙全的本領,傳承和弘揚先祖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。每年農(nóng)歷正月初二至十五晚池氏族人祭奠祖先的神圣儀式,流傳至今,古韻悠長。

在一陣鞭炮聲中,12名扮成古代武士模樣的池氏子孫,每人手執(zhí)池氏文武燈,依次走出,叩拜祖宗神位,然后模仿古代作戰(zhàn)的各種陣式,在鑼鼓音樂聲中穿花走場。每場演出用時約一個小時。現(xiàn)存的陣法尚有龍門陣、回門陣、八卦陣、一字長蛇陣、八門金鎖陣、長蛇卷地陣等,這些陣法氣勢磅礴,成為池氏族人祭奠祖先的方式,流傳至今。

池家文武燈常到其他村寨表演,但無論多遲,都必須連夜趕回本村,燈里的燭火不能熄滅,所以出燈要有兩人挑著蠟燭跟隨,這大概有懷念故土、崇尚先祖的內(nèi)涵。除龍燈以外,其他燈與文武燈相遇時,都要主動讓路,掌燈的還要把自己燈里的燭火熄滅,以示敬畏。

正月十五舞畢后,村民會將文武燈存放于祠堂祖宗牌位前,清明一過便在稻田里焚化,以祈祖宗保佑。待到翌年正月,村民又開始制作新的文武燈,如此周而復始,不斷傳承與發(fā)展。今年春節(jié)因受疫情影響,高地村取消了文武燈演出,制成的文武燈統(tǒng)一安放在村部。

作為閩西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,池氏文武燈多次應邀參加一年一度的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,為中外客屬社團展示花燈古韻。這是除了春節(jié)以外,池氏村民最重視的節(jié)日。

后繼乏人盼傳承

池氏文武燈不僅是一場祭祖儀式的表演,也代表了池氏子孫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踐行、對先人的敬仰,旨在讓后人進一步了解先人留下的珍貴文化。

據(jù)說文武燈是全國獨一無二的花燈品種。文武燈用竹篾、玉扣紙等材料粘合,外表配上字畫,內(nèi)部插蠟燭或點燈,主要在夜間舞動!澳艽道瓘棾⑽锜、打擊樂器的村民越來越少,后繼乏人!背赝Τ胁粺o憂慮地說,每次舞燈需要20多人,加上扎燈、買蠟燭、顏料、畫圖案需要一定資金,文武燈傳承面臨諸多困難。

每年國慶過后,村民就開始為正月的文武燈表演做準備。正月期間,無論離家多遠,在外工作或求學的游子都要及時趕回家,觀看文武燈表演,追思先人。

文武燈制作過程不僅繁瑣,更需要較高的技藝。高地村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,如今懂得扎燈、伴奏和跑燈等祭祀儀式的多是老人,文武燈面臨失傳的窘境。池挺瑤今年72歲,12歲時就跟著父親學習花燈制作,是全村目前唯一掌握全套扎燈技術的老藝人,現(xiàn)已申報為池氏關刀文武燈市級傳承人。筆者見到他時,他正蹲在家門口扎文武燈的令旗。他告訴筆者,扎文武燈首選4年的竹子,太嫩太老都不行,破好的竹條要放在火上烤,并將烤好的竹條浸在水中,扎起來才有韌性不易斷。

池氏關刀文武燈市級傳承人池賢添今年54歲,從小跟著堂哥池賢淇學習繪畫,為文武燈糊畫紙,成為目前全村唯一掌握花燈繪畫技術的老藝人。2019年以來,青年池連火拜他為師,學習繪畫技藝。“燈紙上要畫龍鳳、花朵、八仙等10多種圖案,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學會!背刭t添表示,繪畫首選當?shù)氐挠窨奂垼伭现幸獡饺肷倭颗Dz,確保久不褪色。

文武燈京胡傳承人池挺昌年過古稀,仍舊活躍在演出隊伍中,負責敲鑼打鼓。

寧化縣民族學校池生平老師說,2015年以來他已在學校組建民族器樂班,指導學生學習吹笛子、拉二胡、敲鑼打鼓等技藝,不斷傳承民族器樂。

“我準備將文武燈引進校園,組建文武燈興趣小組,寓教于樂,讓老技藝走出大山,重煥生機!背厣嚼蠋煴硎荆麑⒎e極發(fā)揮老藝人“傳幫帶”的作用,定期邀請文武燈傳承人進校指導,讓池氏文武燈更好地傳承下去。

責任編輯:宋清

稿件反饋 

中紙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
該文章系轉(zhuǎn)載,登載該文章目的為更廣泛的傳遞市場信息,文章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內(nèi)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 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(gòu)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。本站網(wǎng)站上部分文章為轉(zhuǎn)載,并不用于任何商業(yè)目的,我們已經(jīng)盡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,如有漏登相關信息或不妥之處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根據(jù)著作權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(nèi)容。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

 


 
網(wǎng)友評論
 
 
最新紙業(yè)資訊
訪談
紙業(yè)資訊排行
最新求購
南京中紙網(wǎng)資訊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0 蘇ICP備10216876號-2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蘇B2-20120501 
蘇公網(wǎng)安備 32010202010716號
視頻號
抖音